中心实验室郭新 张芳婷 缺数据、缺经费、不会统计、写作发愁?没关系,对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丰富的病例就是身边触手可及的SCI宝库!8月2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极具实战价值的讲座“随手捡起身边的论文——SCI病例报告速成”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开讲。 图1:杨光博士“随手捡起身边的论文——SCI病例报告速成”讲座 珍贵的科研素材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蕴藏在每日经手的每一个特殊病例之中。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内科杨光博士带领大家从全新角度出发,运用一套高效方法,实现从零基础到快速成文的飞跃,让Case Series成为科研入门金钥匙,将临床所见转化为学术成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图1)。 "1500字,0基础起步,3个相似病例就能组成Case Series,1天速成!"杨光博士开场便抛出这个让人振奋的概念。讲座直击一线医务工作者的科研痛点,讲解如何提升病例报告可信度、篇幅和内容,旨在满足完成学业要求、评聘职称的需求,甚至提供冲击顶刊的思路与方法。 什么样的病例值得写?杨光博士精辟总结三大黄金方向:罕见病例、疑难杂症、创新性诊疗方案。只要通过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报...
2025年伊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李朋医生团队在晚期甲状腺癌治疗领域取得成功。团队通过肿瘤类器官培养联合药敏实验技术,为一名33岁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筛选出精准有效的靶向药物,成功实现肿瘤降期降级并完成根治性手术。这是深圳市首例通过该技术指导晚期甲状腺癌精准治疗的案例,标志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2024年8月中旬至10月末,随着我院科研教学部高静博士“坚守科研诚信,践行医学职业精神”课程的结束,医院2024年度“医学人文及科研诚信”系列讲座顺利结束。为了增强科研诚信,促进规培医生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我院开设2024年度“医学人文及科...
2018年1月22-24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承办的“2018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临床研究设计培训班”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行。 此次培训班以科学研究与临床紧密相结合需求为导向,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培养更多的临床...
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临床研究培训班(第一期)于2023年7月2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科研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累计现场参会人员...
为加强我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提升临床研究项目的开展水平,我院于2020年8月成立了临床研究院,并在深圳市较早开展了“临床研究科研门诊”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全流程一体化咨询及技术支撑服务。截至目前,...
2022年11月29日,我院医学创新中心筹划的科研素养系列学术沙龙活动第三期开讲啦!本期沙龙选题《从青年到面上——我的国自然申请之路》,由口腔医学中心PI沈月洪博士进行分享。沈博士是今年国自然面...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研究人员伦理意识,规范研究行为,加强受试者保护,2022年11月9日下午3点,由科研教学部、伦理办公室和医学伦理与科研诚信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医学伦理与科研诚信系列培训第一讲暨开课仪式在综合楼7楼会堂隆重举行。 课程第一讲《正确看待伦理审查》邀请到了医院党委书记、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涛主讲。王涛书记从什么是伦理、什么是伦理审查以及构建伦理治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讲解,从实践层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审查的发展历程、伦理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和职责、医学伦理学原则、伦理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构建中国式伦理”、“伦理审查是程序化的道德规范”、“伦理审查‘双保护’”、“伦理治理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课程共吸引了全院700余名医护人员和研究生参加。 赵永胜副院长主持本次活动,他强调本次系列培训非常必要和重要,指出遵循医学伦理和科研诚信规范是从事临床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医院大力、健康发展临床...
深圳市新华医院项目是目前市政府一次性投资最多且建设体量最大的单体综合医疗建筑,项目位于龙华区新区大道与民宝路交汇处北侧,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土建工程总投资43亿,建设床位2500床,是一个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智慧型现代医院,建成后将承担着提升龙华区医疗服务水平、健全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任。2021年12月10日,市委市政府明确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作为市新华医院运营主体。 项目分三区,A区1至2层为急诊部,3至8层为医技部,9至22层为住院部;B区1至2层为首层架空区,3至6层为门诊部;C区1至16层为行政科研楼。项目于2018年9月开工建设,拟于2023年9月竣工。 今日,项目C区行政科研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陈芸院长、王涛书记、曾晖副院长、赵永胜副院长及项目筹备办相关人员,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于琦主任、项目吴迪副主任及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壹创国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莅临现场。 市工务署管理中心于琦主任致辞,感谢大家为项目的付出,对今天的成绩表示慰问。市新华医院项目是一个精品工程,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齐心协力。2021年,该项目荣获2021年年度建筑工程总承包质量排名第三名、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三等成果等荣誉称号。 ...
为加强我院科研技术员管理,调动科研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2020年科研教学部出台了科研技术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这一考核办法今年由医学创新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创新中心在与科教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共...
2021年4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第一季度护理科研沙龙在综合楼7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特邀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临床研究院的黄晓彦主任、徐俊杰教授、袁平教授和闪莹博士等科研专家莅临指导...
暮春四月,生机盎然,我们相聚在大鹏之城,莲花山下。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磁共振成像》杂志社、深圳市医学会放射专委会磁共振...
2020年12月29日,以“智慧护理推动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北京大学护理青年科研沙龙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研讨会全程采取在线直播的交流方式。会议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2020年10月17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与深圳市医疗“三名工程”引进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团队举办了一场科研研讨会,中国工程院丁文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袁广银教授作为团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曾晖副院长、骨关节科王德利主任、刘佩护士长共同参加。 骨关节科王德利主任首先对丁文江院士和袁广银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丁院士发表讲话提到,实现医学交叉才能真正提高生产力,重点学科建设和医防中心是互相相关连的,是可以实现互动互利的,希望未来的合作能为这两件事提供更好的载体和实现其价值与可持续性。丁院士还提出“我们要利用好深圳先行先试聚焦点的优点,冲破原来的障碍,真正提升骨关节科的实力,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出改革的发展,实现突破。” 此外,袁教授针对我院骨关节科相关的科研项目以及进展,与研讨会的其他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提到,走科研之路不是很简单事情,是曲折的。做科研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多发现问题以及想办法解决问题,做科研...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